肛裂
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2年07月15日 点击数: 284


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者称为肛裂。中医学将本病称为“钩肠痔”“裂痔”“裂肛痔”“脉痔”等。如《外科大成•痔疮》云:“钩肠痔,肛门内外有痔,折缝破裂,便如羊粪,粪后出血,秽臭大痛...”其临床特点是肛门周期性疼痛、出血、便秘。多见于20-40岁的青壮年,好发于截石位6、12 点处,而发于12点处的又多见于女性。在肛门部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痔。

一、诊断依据

(一)临床表现

肛裂主要表现为便时疼痛,呈阵发性刀割样疼痛或灼痛,排便后数分钟到十余分钟内疼痛减轻或消失,称为疼痛间歇期。随后又因括约肌持续性痉挛而剧烈疼痛,往往持续数小时方能逐渐缓解。病情严重时,咳嗽、喷嚏都可引起疼痛,并向骨盆及下肢放射。同时可见大便时出血,一般为滴血,量少或仅附着于粪便表面。患者常有习惯性便秘,干燥粪便常使肛门皮肤撕裂而引起肛裂,又因恐惧大便时的肛裂疼痛而不愿定时排便,产生“惧便感”又使便秘加重,形成恶性循环。

二、谈古论今

(一)疾病溯源

中医对肛裂认识较早且全面,在西汉古书《五十二病方》就记载有牡痧、牝痔、血痔、肠痔、脉痔等多种肛肠疾病。《素问•生气通天论》把肛裂归属于痔的范畴,云:“风客淫气,因而饱食,筋脉横解,肠游为痔",认为痔与肛裂是内由不节饮食损伤肠胃,外受不正之气,内则阴阳不和,导致气机壅塞,湿热毒邪迫血下渗大肠,筋脉破解为裂。隋代巢元方在《诸病源侯论》中记载“肛边长裂,痒而复痛出血者,脉痔也",这是对于肛裂形状的首次描述。到宋代,《圣济总录•痔瘘门》提出血痔的病因是“肺热流毒也,肺与大肠相表里,今肺脏蕴热毒气流渗,入于大肠,血性得热则流散,故因便而肛肠重痛,清血随出也”,结合肛裂疼痛、出血的特点,“血痔” 更符合肛裂的症状。直至清代,祁坤在《外科大成》中总结了肛裂之便秘、疼痛、出血的三大特点,并且提出了以服用养生丹,并外用熏洗,以龙麝丸纳肛,治疗肛门内外痔,大便干结,便后出血、疼痛方法,可“一月收功”.之后,诸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。

现代中医把肛裂也称为钩肠痔、裂痔或者肛裂痔。肛裂在广义理论上说是所有肛门裂口疾患的总称,包括肛裂、肛门皲裂、结核性溃口、梅毒、克罗恩病和溃疡性肠炎引起的裂口等。但实际临床则将肛裂定义为发生在齿线下肛管皮肤深及全层的裂伤,并伴有感染性溃疡,裂口可呈梭形或椭圆形,长约0. 5-1cm.绝大多数裂口见于肛管后正中部,女性肛前裂较多,但也不超过10%;而男性肛前裂仅占1%,裂口发生于两侧者则更少见。韩丽应用白竭散外用于肛裂术后,能够减轻肛裂患者术后创面疼痛、对肛裂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率、新生毛细血管的生成、创面VEGF的表达均具有正向调节的作用,并促进创面愈合。

(二)守正创新

葛建立教授认为本病多因阴虚津液不足或脏腑热结肠燥,而致大便秘结,粪便粗硬,排便努挣,使肛门皮肤裂伤,湿热蕴阻,染毒而成。正如清•《医宗金鉴•痔疮篇》所言:“肛门围绕,折纹破裂,便结者,火燥也”。葛建立教授认为本病病机血热肠燥,患者就诊时,常需手术治疗,术后应用凉血润燥中药坐浴,以利创面恢复。常用以下方剂:

黄芩15g    黄连15g    黄柏15g    生地20g

地榆炭15g  槐花炭15g  天花粉15g   麻子仁15g

中药加水煮沸,趁热先熏后洗,然后坐浴,或用毛巾蘸药液做湿热敷。每次便后肛周坐浴15-20分钟左右,每日1次。

注意事项:坐浴药液温度控制在50-60℃。老人及儿童不宜超过50℃,避免烫伤。

禁忌:过敏者、妇女月经期及孕妇禁用。

坐浴后外用紫榆膏每日一次。

三、临证精华

病案1

贺某,女,30岁。初诊:2017年3月13日。

主诉:便时肛门疼痛、出血半年,加重3天。

患者素有大便出血史半年余,每遇到大便干燥时,肛门疼痛,出血量少,色鲜红。曾在我院门诊中药外洗保守治疗,病情稍好转。近3天来,症状加重,大便干,2~3日一行,便时肛门疼痛剧烈,出血量少,色鲜红,呈点滴状。伴有口渴喜冷饮。平时喜食辛辣食物。查体:体温36.7℃,脉搏76次/分,血压115/78mmHg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神志清楚,身体健壮。肛检:截石位6点位肛管有一深约0.5cm的裂口,有结缔组织增生,裂口面空旷,触痛明显。指检:肛门括约肌紧张,6点位肛缘向尾骨方向触及一条索状物,未见外口。镜检: 5点位肛窦部肛乳头肥大。

西医诊断:肛裂。

中医诊断:肛裂病。

辨证:血热肠燥证。

治法:凉血润燥。

治疗:

1)完善术前检查

2)椎管内麻醉下行肛裂切除术。

3)术后坐浴中药

黄芩15g    黄连15g    黄柏15g    生地20g

地榆炭15g  槐花炭15g  天花粉15g   麻子仁15g

水煎外洗患处,日1次。

4)术后外用紫榆膏,日一次。

经过住院、手术、换药10天而愈。

按:患者平素喜食辛辣,而致湿热内生,热结肠燥,致大便秘结,血行不畅,瘀阻于肛门部,排便努责,致气血运行失常,擦破肛管皮肤,形成肛裂。病史较久,日久成瘀,瘀血阻滞致肛乳头肥大,便血疼痛,肠燥实热,感受毒邪,而致慢性溃疡,舌红苔薄,脉弦数,均为血热肠燥之征。本病特征为疼痛、便血,大便秘结3大主症,通过肛门检查:截石位6点位肛管皮肤有一深约为0.5cm的裂口。指检:肛门括约肌紧张,6点位向尾骨方向可触及条索状物。镜检:5点位可见肛乳头肥大,结合患者的主症,故确诊肛裂之无疑。由于本病为血热肠燥所致便秘,病程日久而致肛裂,故手术肛裂切除术解除溃疡状态,配合术后中药坐浴,方中黄芩、黄连、黄柏清热解毒燥湿,生地、地榆炭、槐花炭清热凉血止血,天花粉麻子仁滋阴润燥,配合外用紫榆膏祛腐生新,生肌收口,彻底治愈慢性肛裂,取得较好效果。


葛建立河北省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始建于2019年,建设期内积极开展传承工作,使葛建立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以整理、总结、发掘、继承、创新。 工作室由13名成员组成。其中高级职称8名;中级职称2名;初级职称3名;均具备硕士以上学历。

名医风采 | 工作室简介 | 传承团队 | 学术讲座 | 临床案例 | 科研成果 | 科普宣传 | 继续教育 | 论文选编 | 荣誉奖励
版权所有:葛建立传承工作室
地址: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89号 河北省中医院